不只是關稅!解構汽車售價居高不下的原因

(圖片來源:
https://big5.ftchinese.com/premium/001081455?archive
不只是關稅!解構汽車售價居高不下的原因

中正大學財經法律所研究生李宣佑
在台灣買車,無論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,經常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,但車價高的原因並非車廠定價過高,而是來自各種稅務的加總,從進口關稅、貨物稅、營業稅等,例如買一台2000cc以上的進口車,竟要課上60.4%的稅,相當驚人[1],也有立法委員參選人,提出了汽車關稅再降低的政見[2]。不過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可以發現,在世界一流車商推展的全球戰略車型,同樣車型在台灣的售價,硬是可以跟國外差到一倍之多,究竟為何會發生這樣了事情,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。
我國政府施行汽車關稅保護政策的起源,可以從早期我國政府,為扶植國內國產汽車之製造而進行的一項政策,訂下高達30%的進口車關稅,並自2002年,因加入世界賀易組織(WTO),受到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,逐年調降進口關稅與貨物稅,關稅從2002年的30%,至2010年降至17.5%,也開放了進口車地點限制與車輛自製率等相關規定,這三大措施,對國產車的衝擊與影響最甚,因為在進口成本降低之後,新車價格也能隨之下修,使得進口車擁有更佳的市場競爭力。乍看之下,汽車關稅下降幅度好像很高,然另外還需依照排氣量的大小,課徵25%到30%不等的貨物稅,且如果價格在300萬以上,會另外加徵10%的奢侈稅。

這項關稅保護政策真的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有正相關嗎,我想答案是否定的。相較於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,南韓一樣在早期實施關稅保護,也是為扶植國內的汽車製造工業,看看現代汽車、KIA汽車,整車從設計、引擎、內裝到車體,全部皆為自己生產製造,而且還能外銷至全世界;反觀我國關稅政策要保護的國產汽車公司,引擎用中國製造的,變速箱用日本製造的,甚至領政府補助而製造的電動車,一台賣你新台幣100多萬,卻連台北到台南都跑不了,關稅保護下的這幾十年,繳出了這樣的成績單,可謂是不及格。

究竟為何一台不論國產製造或是整車進口的車,會課徵這麼多不同的稅賦呢,以下分論:
一、整車進口    
在排氣量低於2000c.c.的汽車上,按照海關進口稅則第8703節之規定,必須課徵百分之十七點五的關稅;按貨物稅條例第1條規定,應稅貨物不論在國內產製或自國外進口,除法律另有規定外,均應課徵貨物稅。次按同條例第1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規定,凡各種機動車輛、各種機動車輛之底盤及車身、牽引車及拖車均屬汽車課稅範圍。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,座位在九座以下之載人小客車,汽缸排氣量在2,000立方公分以下者,從價徵收25%;汽缸排氣量在2,001立方公分以上者,從價徵收30%。最後再乘上5%營業稅,而且汽車稅率係累乘法,算法為1.175(關稅)X1.25(貨物稅)X1.05(營業稅),等於一台車要課54.2%的稅。而2000c.c.的汽車上,貨物稅變成了百分之30,也就是課徵17.5%關稅乘上30%貨物稅,最後再課徵5%營業稅,等於一台車要課60.4%的稅。茲有附言者,按照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2條規定,若購買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新臺幣三百萬元之小客車,依同法第7條,將再課徵百分之十之特種貨物稅(俗稱奢侈稅)。
二、國產車
國產車的製造、生產以及研發,雖然全部皆於我國境內完成,然國產車的靈魂所在如引擎、變速箱等,其實大部分還是仰賴國外製造研發,若是採用外國生產製造之汽車零組件,零組件部份一樣會被課徵進口關稅。立法院在今年審查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[3],希望將汽車零組件,包括汽車引擎在內的關稅,從原本稅率5%至17.5%,調降成0至10% ,以期降低國產車售價。而經濟部回應表示:「不一定會反映在車價上。」也著實讓人失望,充分展現出經濟部表面贊成,實而反對稅改政策的態度。國產汽車製造以及銷售商會否因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,而調降汽車售價,係車商之決定,若售價未跟著調降,也是會反映在自由市場機制上,久而久之,消費者將會淘汰未與時俱進的車商,而政府該做的就是做好政策的研擬、修改。
國產車整車的課徵稅率則是按照前述排氣量課徵,2000c.c.以下車輛係課徵百分之二十五貨物稅,乘上百分之五的營業稅,也就是說購買整車的國產車,需要課徵百分之三十一的稅,而這還不含零組件關稅反映在車價上的部分。
到了2019年,過時的汽車關稅政策已經引起民怨,而且稅率反映在車價上,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「降低我國對進口車的關稅」[4],而財政部的回應也是讓人失望,相較於印度的60%、巴西的35%以及泰國的70%至76.82%,我國汽車關稅已經相對較低,故目前無調降計劃。然而財政部所舉的國家,皆為開發中國家,汽車製造水平本就相對落後,對比工業程度已是已開發國家的我國,這個在邏輯謬誤上稱為錯誤類比(false analogy),是一個非形式的謬誤。
但是大家也不能一味地責怪進口車關稅,在一般民眾心中,長期以來僅知道汽車關稅的存在,而不知道除了關稅以外,還有貨物稅的存在,在車價形成的過程中,各項稅賦的累乘,或才是造成車價水漲船高的主因,而且累乘法中比重最大的反而不是汽車關稅,而是貨物稅。財政部在前述回應中[5],也指出汽車貨物稅的部分,係具有經濟及社會政策功能,世界各國多有課徵。我國目前對車輛課徵貨物稅,旨在對車輛使用者所造成之外部環境成本課以稅捐,與世界各國對影響健康、耗用能源及具外部性不利效果之貨物課徵貨物稅之趨勢相符,如未籌妥替代財源,尚不宜單獨減徵車輛貨物稅,避免引發其他應稅貨物亦要求援引比照,造成政府稅收損失,維護各級政府財政健全及租稅公平。然而這種寓禁於徵的課稅手段,已經反映在加油時所必須繳納的空汙費以及每年7月開徵的自用車及機車汽車燃料使用費,難謂無雙重課稅的問題發生。
也因為進口車進口的成本下降,反映在車價上,對於我國本土的國產車製造商,無非是莫大的挑戰。舉例而言,以2015年掀起一陣風潮的進口汽車馬自達的4門Mazda3為例,台灣售價約為新台幣79萬元至99萬元,而以同級別的國產車納智捷S5、豐田的Autis相比,在安全配備上最顯著的差異,就有氣囊數的差別,更遑論進口車有通過公開透明的撞擊測試,而國產車則否。重點是售價也是差不多的,進口車在繳納汽車關稅後,還是能端出比國產車好的安全配備,卻又能維持差不多的車價,若是完全體現在與國產車的競爭上,你會花同樣的錢買一部國產車嗎?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。為何政府以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幾十年,依然做不出像樣的汽車,也不能以品質為導向,一定要用高稅金來提高國產車的競爭力,如今歷經數十年的關稅保護政策,國產車製造商仍然如襁褓中的嬰兒,因為一個傳言要調降關稅,不再受父母保護而恐慌,不禁讓人臆想,究竟是品質無法勝過進口車,或是售價無法比拚而受到自由市場機制淘汰呢。
也許就像消基會曾經所呼籲的一樣,政府不該再以高關稅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,也必須就貨物稅政策通盤重新檢視,按照財政部所言,籌措替代財源,來代替高稅率的貨物稅,在政策面上,務必力求改變,也應當開放讓消費者有自由選擇的權利,看是站在後勤維修便宜的立場選擇國產車,或是選擇品質、安全性較高的進口車,皆應回歸自由市場機制,別再讓消費者總是花比國外更多的金額購買同一款車型,如此的良性競爭之下,也許才是對大家都是最有利的。
 
[1] 黃健誠,台灣車價好貴!原來問題出在「萬萬稅」,今周刊,請參考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80392/post/201807260016/%E5%8F%B0%E7%81%A3%E8%BB%8A%E5%83%B9%E5%A5%BD%E8%B2%B4%EF%BC%81%E5%8E%9F%E4%BE%86%E5%95%8F%E9%A1%8C%E5%87%BA%E5%9C%A8%E3%80%8C%E8%90%AC%E8%90%AC%E7%A8%85%E3%80%8D,2019年11月。
[2] 林彥臣,便宜買車的關鍵!高嘉瑜開戰「汽車關稅」 館長大讚:百萬家庭受惠,ETtoday車雲,請參考https://speed.ettoday.net/news/1615423#ixzz69rrJ8zQL,2020年1月。
[3] 仝澤蓉,汽車零組件若降稅 經部:不一定會反映車價上,聯合新聞網,請參考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3/4204729,2019年12月。
[4] 提點子,降低我國對進口車的關稅,https://join.gov.tw/idea/detail/4b0c8606-847b-4123-9bd5-713fb738de0a。
[5] 同前註3。